yh86银河主页 - yh86银河新闻 - 媒体yh86银河 - 正文

共促世界和平与繁荣

来源:中国社会科学网 7-7 陈雅静

7月2—4日,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在京举行。论坛以“共促世界和平与繁荣:共担、共享、共赢”为主题,吸引多国与会嘉宾共同探寻国际秩序的未来方向。

合作共赢 共同促进世界繁荣发展

深化相互依存与合作共赢,是实现共同繁荣和世界持久和平的必由之路。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表示,在全球经济格局变革的背景下,减少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成为众多国家的共同目标。日本若想在经济转型中取得突破,应从多方面着手:一是加大教育投资,提升经济生产率;二是摒弃过往思维,积极促进企业间的国际合作,尤其是与中国企业的合作,可尝试建立合资企业或在第三国合作,同时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,参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改变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被动局面。

欧洲理事会前主席赫尔曼·范龙佩认为,在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,欧中之间仍可通过合作找到突破。重新审视2019年欧中投资协定草案,结合过去5年的形势和认知进行调整,有望成为推动双方合作的契机,进而为现有贸易争端的解决带来转机。

世界格局正发生深刻调整,东西南北关系呈现此消彼长的历史性变化,“全球南方”国家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艾平研究发现,如今,“全球南方”国家经济总量已超过全球的40%,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%,已然成为维护国际和平、带动世界发展、完善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。在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困境之时,“全球南方”国家正以崛起者的姿态,在联合国改革、应对气候变化等关键领域发出响亮声音,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变革完善的重要力量。

印尼前外长哈桑·维拉尤达提出,“全球南方”国家在经济发展、贸易合作和地缘政治平衡方面具有潜力,但目前尚未形成正式架构。“全球南方”国家的核心诉求是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,经济合作包括东盟推动的区域伙伴关系、亚太自贸区、东亚拉美经济合作等。

“在当今国际形势下,应倡导共同、综合、合作、可持续的新安全观。”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谈到,国际社会应追求各国共同安全、普遍安全,不排斥或针对任何国家。对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要综合施策、协调统筹,各国要通过对话合作应对共同安全挑战,既要解决现象层面的安全问题,更要深挖其根源。

韩国外交通商部前部长金星焕认为,当前,泛安全化的滥用趋势不利于发展,应重新平衡安全与合作的关系。在安全概念的使用上,应明确其定义,尤其是经济安全、能源安全、债务安全等具体领域,避免滥用“安全”一词,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。

以史为鉴 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

二战后,国际社会通过构建联合国等多边机制,确立了以和平、合作、发展为核心原则的国际秩序。然而,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,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等挑战不断涌现。各国应以史为鉴,秉持多边主义精神,加强合作,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,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,为人类和平与进步贡献力量。

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表示,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,源于自身文明的传承。唐朝时的骆驼队、明朝时的船队走出的是丝绸之路,而不是殖民之路。近代以来,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屈辱与战乱,我们不会忘记战争的惨痛与创伤,应铭记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的古训,绝不将自身的遭遇强加于人。刘建超呼吁,各国珍视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二战胜利成果,切实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、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、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,防止战争的历史悲剧重演,坚定政治解决争端的信心。坚持合作共赢的思维,坚持多边主义方向,持续改善全球安全治理,应对好人工智能、极地、外空等新兴领域层出不穷的挑战。

俄罗斯联邦政府前总理米哈伊尔·叶菲莫维奇·弗拉德科夫提出,国际关系的深刻变革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世界秩序的基础,也为政治、经济、科技、社会和心理等多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,而多极秩序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客观需求的反映。俄罗斯与中国、印度、巴西、南非等国家通过上合组织和金砖机制等平台,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合作模式。这些努力符合全球多数国家利益,通过在国际安全等广泛议题上的合作,成员国互利共赢,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繁荣。

澳大利亚前外长鲍勃·卡尔认为,在维护战后世界秩序方面,中国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潜力。中国通过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上海合作组织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公共产品,积极促进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,推动世界贸易发展,与欧洲、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形成潜在的伙伴关系。然而,中国也面临诸多挑战。卡尔建议,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,调整与邻国的海上权益争端处理策略。同时,与各方结成伙伴,共同推动外交对话,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。

埃及前外长纳比勒·法赫米提出,当前国际秩序的基础源于二战后大国间的势力划分,旨在维持大国平衡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。然而,随着“全球南方”国家的崛起,这一旧有范式已难以适应现实需求。“全球南方”国家应更积极地推动构建更公平的国际秩序,聚焦相关国际机构改革。

二战期间,美、苏、中、英、法五国着手筹备联合国。1945年,联合国正式成立。中联部前副部长于洪君认为,联合国的成立推动了世界从战争走向和平,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科技进步创造了长期和平环境。日前,中国与18个国家成立国际调解院,这一举措既践行了《联合国宪章》的基本原则,也是中国推动的重大进步,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家关注。然而,我们也要警惕伪多边主义对现行国际秩序的冲击,包括经贸秩序和安全架构。无论是传统大国,还是新型大国,都应承担起推动发展、稳定、安全、和平与繁荣的历史责任,携手共进。

沙特费萨尔国王学术与伊斯兰研究中心主席图尔基·费萨尔亲王提出,推动全球和平与繁荣要从全球治理体系顶层改革做起,世界并不需要通过一场世界大战建立新的世界秩序,人类在生活各领域取得的进步,以及对共同命运的认知与对和平和安全的信念,体现了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。推动联合国改革,是形势所需,也是世界人民所需。

论坛由yh86银河、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共同主办。

编辑:李华山

2025年07月08日 22:35:25

相关新闻
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
最新动态

yh86银河新闻中心版权所有,yh86银河新闻网编辑部维护,电子信箱: news@tsinghua.edu.cn
Copyright 2001-2020 news.tsinghua.edu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